——读简嫃《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有感
编者按:集团团委为在青年中营造争当学习型、知识型、专业型员工的氛围,开展了“青春悦读”读后感征集活动。本报将连续摘选获奖及优秀作品等,以青春正能量渲染勤学力行、创新有为的新风。
很喜欢纳兰性德的词,特别是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啊,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最初相遇,那美好的感觉就如春天初放的花,温馨、自然、真诚、她会一直弥漫在你的生命里。
若,青年教育亦永远如初见,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那又该多美好,这是国家及企业的福祉。航运集团有着一支战斗力强、奋发有为的青年队伍,他们是集团“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为一名团工作干部,我除了是企业青年教育的受益者,也时刻关注着企业如何发挥教育的本真、信念与理想,让先锋队伍“受用一生”?国庆长假,我在香港书屋偶遇简嫃的《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这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分享国内外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于教育独到而细腻的洞察与体验,使我对企业青年教育不断深思、豁然开朗。
一、人面不知何处去·当代教育现状
早在几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教育已有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传道授业解惑”,提倡教育承担的是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但教育现状实在让人困惑和无奈,“我们虽然青出于蓝,学富五车,但是工作后才发现自己竟是如此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感叹道。
作为一名团工作干部,深谙接受教育依然是青年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有效手段,因此对教育心存感激,然而教育的现状不得不让人有“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迷茫和堪忧。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企业青年教育本真
“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更多的是尊重、信任和激励,而不是防范和责罚。”
——《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
企业青年教育的本真是什么?首先是尊重。书中提到,师生初见,强调更多的不是学习要求、规矩和目标,老师双手奉送给学生铜板,肯定“你是有价值而且特殊的”,棉花球,温馨提醒你“教室充满友爱与温暖”,尊重摆在首位,崇尚自然,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书中老师赠送的不起眼的橡皮擦、口香糖和救生形糖果,传递的信息是“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关系的,要有坚持的勇气,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来找我。”青年希望被真诚的期待,一份亲切的鼓励,一丝善意的微笑,一双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点头,都会使青年按照所期盼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育的收效就会顺理成章。
企业青年教育的本真,我曾苦苦思索,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让我茅塞顿开,对的,应该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和乐观的期待上。管理者都应该责无旁贷回到教育的原点,一起追寻现代企业青年教育的真谛,赋予青年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三、 衣带渐宽终不悔·管理者品性修为
正如蔡礼旭大师所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为此,管理者要重视培养六种素养:等待、分享、宽容、选择、合作、创新。坚持用专业、和谐、发展的眼光培养青年、重视青年教育;建立基于教育理想和信念、体现日常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急于求成,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青年的教育要不遗余力,循循善诱。
修心养性是管理者的必修课,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青年的进步与成长为己任,真诚地鼓励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已经变得十分逼仄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给青年提供更多元化发展空间,实现企业发展薪火相传。作为管理者,应该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立志育人,纵使“衣带渐宽”却“终不悔”,尽情享受培育接班人带给的幸福与满足。
四、若,人生只如初见·青年教育理想
俄国洛扎诺夫曾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的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对青年的教育,除了有信念作支撑,更需要有理想作航标。我时常在想:“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应该是很多人向往的理想生活国度吧,富足但不腐败,淳朴但不愚昧,热情但不虚伪。我真心期待企业青年教育也有这样一个美好而令人倾心不已的“桃花源”,青年能充分展示阳光般天性的同时受到工作的教育、品德的教育、人格的教育和爱的教育。这如初见的美好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
“每一种教育的理想都跳动着一颗质朴纯真的心,洋溢着对人本身的关怀。”企业青年教育是旨在传授技能、传递知识之外,事关企业巩固发展根基的事业,若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如简嫃作家所写的那样深知任重道远,坚持教育本真,坚守教育理想,即使鞠躬尽瘁亦不觉疲惫,实现书中描绘“我希望每位青年都热爱本职,就像春风吹来,每一片树叶以口哨回应”。那时,不仅仅人生只如初见,对当代企业青年教育也定能如初见般美好隽永,企业发展必定生生不息。(黄雪贞)
收藏本页 | 打印本页 | 返回首页 | 返回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