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首届“国企社会价值论坛”在广州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集团获评"服务湾区发展篇"十佳案例,现分享转发由责任百人论坛发布的“湾区国企社会价值优秀案例”。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左二)、广东省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李成(左三)、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副局长张晓红(左一)、中国社科院教授、课题组组长钟宏武(右一)共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1)》
优秀案例表彰仪式
广东港航集团入选“服务湾区发展篇”十佳案例
广东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公共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摘要:2020年,广东省港航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一手抓经营、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区”战略和省委“1+1+9”部署,坚定实施集团“3322”发展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公共交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水上公共交通 世界级港口群
背景
为加快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部署要求,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水上交通建设,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集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广东省布局中找准找实发展定位,科学谋划、优化布局,坚持领导带头、敢于担当,着力推动在航道、港口、航线、船舶方面的水上交通建设,推动了集团高质量发展。
责任行动
(一) 切实保障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黄金水道
广东内河航道扩能升级,对我省打造珠江黄金水道、促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业务项目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调结构,发挥广东水运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延伸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黄金水道,升级珠江水系,加快沿线地区转型升级,惠及沿线人民及企业福祉的重要战略部署,对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公共交通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水运建设项目。
2020年10月28日,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克服了重重困难,提前完工并通过了交工验收和通航前阶段验收。这个时间点比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工期足足提前了2个月,标志着全长258km、1000吨级高等级航道的北江黄金水道全线贯通,大型船舶可从佛山三水高效驶抵韶关市区,有力地助推了沿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 加快推进港口码头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港口码头资源,支持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集中效应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截至2020年底,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及代理水路客运港口13家,控股经营亚洲最大客滚轮渡码头——湛江徐闻港南山客货滚装码头,在港澳两地、珠三角七市共拥有内河货运码头18个,占珠三角规模内河货运码头约50%。2020年,集团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琶洲港澳客运码头和徐闻港客货滚装码头建设。集团在建省、市重点项目——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于2020年5月26日举行动工仪式。截至2020年底,水上工程已完工、陆上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并召开消防预验收会议,趸船安装完成,第一艘碳纤维高速客船已交船并完成试航试靠。目前,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口岸资质申报取得突破,工程竣工验收、运营筹备有条不紊地开展中。
“金珠湖”号碳纤维高速客船
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项目(以下简称徐闻港项目)是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徐闻港项目于2020年9月21日通过竣工验收,9月23日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及《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9月26日正式开港运营,徐闻至海口的海上航行距离从24海里缩短至12海里,航行时间从2-3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极大提升琼州海峡通航效率。
(三) 大力推进航线业务落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公共交通织密成网
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经营21条优质水上航线,在香港中国客运码头、港澳码头、澳门粤通客运码头以及省内顺德、南沙、深圳机场等多个一类客运口岸提供航线服务,联合港澳国际机场成功推出世界首创的海天客运联运服务。
2020年,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机,积极推进穗莞深科创通道水上高速客运航线业务落地,集团于6月28日开通南沙至深圳机场航线,这是广州至深圳的第一条水上高速客运航线。10月2日,集团开通南沙至珠海海岛航线,这是广州至珠海的第一条水上高速客运航线。
在珠澳湾仔轮渡停航四年后,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政策,集团于2020年1月23日开通了澳门内港往返珠海湾仔航线。从湾仔口岸乘坐轮渡到澳门内港码头,仅需5分钟,这一通道为内地和澳门居民提供了一个通达性更高、更快捷的跨境交通新选择。此外,集团还开通了澳门氹仔—珠海九洲港水上高速客运航线,该航线充分发挥水上客运、综合物流、海上旅游的运营经验及资源优势。
澳门内港客运码头往返珠海湾仔口岸的海上客运航线复航仪式在珠海湾仔口岸举行
集团成功收购了香港本地最大的渡轮服务企业--新渡轮公司,实现了对新渡轮的全资经营,增加香港本地雇佣人员440人,经营5条航线,成为了本地最大的持牌渡轮运营商,占整个持牌渡轮市场约55%的市场占有率。另外,集团旗下富裕小轮成功开通3条本港离岛渡轮航线。
(四) 着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船舶升级换代,提升绿色航运发展水平
集团经营和管理90多艘粤港澳高速客船,为粤港澳大湾区水上客运以及高速客船公司提供优质客运服务,控股经营海峡客滚运输船队29艘,运营超过100艘航行于粤港澳的内河货运船舶。集团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广东省内河船舶LNG动力改造、减少船舶污染排放战略部署,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航运发展水平,首期“50艘2000和3000载重吨LNG单一燃料动力散货船设计建造项目”招标工作顺利完成。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签署了项目的船舶设计建造协议和船舶供气框架协议,共同推动船舶LNG动力建造示范、推广和实施,创建内河船舶污染排放治理示范工程,助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团目前拥有七艘碳纤维高速船,采用业界领先的碳纤维复合新型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经济低碳、科技含量高等优点,比同样类型的铝合金船减重30%,且航速提高8节,安全性能进一步提升。2020年11月完成在建一艘碳纤维高速船船体整体真空成型工程,标志着碳纤维船舶本地化生产进入新阶段。
集团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珠江游首艘“零碳排放”纯电动游船于2020年12月25日完成交船,顺利成为广州市第一批创建新能源推广应用示范试点项目。
履责成效
(一) 开发建设
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孟洲坝枢纽二线船闸项目提前完工,该项目事件入选2020年度“珠江水运发展十件大事”,公司获得2018-2019年度广东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标段项目获得2020年度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第十二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3名成员获得第十二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科技创新奖。
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
(二) 港口码头建设
琶洲港澳客运码头作为广州水上新通道和新口岸,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新枢纽,填补广州中心城区水上跨境口岸的空白,受到中央媒体及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广泛报道。如新华网客户端5月26日《“数”立信心丨大湾区交通圈发力了!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码头项目动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5月27日《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项目动工 助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
徐闻港的建成运营,打造了一座公路、水路、铁路“三位一体”无缝对接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提升了琼州海峡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通了一条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海南相向而行的琼州海峡新通道。央视网9月27日《全球最大客货滚装码头 湛江徐闻港开港运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9月27日《广东湛江徐闻港正式通航》等报道引起了广泛社会反响。
徐闻港区客货滚装码头
湛江港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正式开港运营
(三) 航线业务落地
南沙至深圳机场、珠海海岛这两条航线的开通,提高了粤港澳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推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新华网6月29日《广深首条水上高速客运航线正式开通》作了相关报道。
澳门氹仔—珠海九洲港水上高速客运航线的开通,进一步完善大湾区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助力澳门加快建设国际旅游中心,实现粤澳深度融合发展。央广网8月20日《湾仔轮渡客运口岸复航 今起可经湾仔口岸往来珠澳》等较好宣传了新航线。
开通香港本地、本港离岛渡轮航线是集团积极延伸拓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水路航线的重要举措,也为集团进一步增强在香港本地水上公共交通控制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 船舶升级换代
集团在建碳纤维高速船船体整体真空成型工程实现了亚洲首条在中国整船建造的碳纤维高速客船的目标,填补了国内碳纤维造船技术空白,为下一步实现碳纤维造船技术“国产化”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步伐,对于落实绿色航运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总定位、总目标要求,落实省国资委工作部署,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拓展新业态,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为实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一流港航企业、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责任百人论坛
收藏本页 | 打印本页 | 返回首页 | 返回上一页 |